查看原文
其他

一堂19.9的课,8岁的Irene理解了创业的5个里程碑

前些天偶尔在网上看到“以太一堂”的19.9元创业复盘课广告,随手就扫码报了名。上周四(2021.4.8)被班主任拉着进了必修课直播间,一直看到晚上12点,接着是持续三天烧脑的五选三录播选修课和加餐课。


“一堂”很(nue)贴(ren)心地设计了每次要提交完作业才能找班主任解锁下一门课,作业由班主任评分后参与排名,所有作业还要在当周日晚上12点前提交。


好久没这么紧张地学习过了,周末送Irene上各种班,我就戴着耳机听课,Irene写作业,我也写作业,终于赶在周日下午交完了6份作业。

虽然是“一堂”CEO Truman 口中“交朋友的课”,但里面的内容确实干货满满处处可见诚意。对我这种长年只做研发的人来说,这个课的收获很大。而其中最大的收获,是意外地让8岁的女儿Irene理解了一堂“259模型”中创业的5个里程碑,这很有可能是影响她一生的重要财富


故事的开头是在周六下午。Irene在房间写作业,我和她妈妈聊起一堂的课里那个做共享电动滑板车创业验证需求的案例。当我揭晓最后一个贴海报扫码的点子时,我们都笑得前俯后仰。


Irene做完作业,我陪她出门的时候,想起了这个案例,就顺便跟她聊了起来。前三个方法她都能理解,于是我问她还有没有更省钱更省时间的办法。


Irene说有啊,在地铁站贴个海报画个滑板车,看看有没有人来问,就能知道有没有需求了。当时我就震惊了,然后Irene解释道说她在房间写作业时听到我们在笑,还提到海报之类的词,刚才我问她,她就想到这个主意了。


周日早饭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测试一下Irene能不能理解创业的5个里程碑,于是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我需要向Irene解释什么是“里程碑”。


Irene上小学二年级,正在学长度、距离、方向这些知识,她问里程碑是不是有里程的墓碑?我解释说不是墓碑,是石碑。以前人们在修路的时候,每修一公里就在路边立一个石碑,上面是从路的起点开始的总公里数,这样我们只要记住出发点的数字,就能算出已经走了多远了。


Irene马上反应过来,说爸爸你跑马拉松的时候,是不是每跑一公里也会有个里程牌?我说差不多是这样,不过我们现在把里程碑这个词引申,来形容做一件很长的事中间需要经过的不同阶段的关键点。当我们设定了一个比较大的目标时,需要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这一目标,在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是差不多的。


比如爸爸跑马拉松的时候,前5公里是热身,等跑到第一个补给点的时候就是里程碑。从出发到第一个里程碑最重要的是热身,不能跑太快了。然后从5公里到10公里,再到半马,到30公里,到最后跑完,每一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处理的方法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同一个阶段基本上是一样的。


接下来,我又用Irene学游泳来举例,她特别想去小朋友游得最快的第2道游泳。我问她要去第2道有什么要求,她说需要会3种泳姿,还要能在规定时间内游完一个来回。于是我们把这个目标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一个小目标,这就是里程碑。Irene理解了里程碑,我内心窃喜,以后可以跟她一起做目标拆解游戏了


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创业”。以前跟Irene讲《人类简史》的时候,跟她解释过公司和法人的概念,她似懂非懂。我提起了Irene那个经典的“理想三行诗”。Irene想要开一家烧烤店,她和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造自己的事业,这就是一种创业。


<这个理想三行诗是Irene幼儿园时写的,上小学有一次学校举行义卖活动把理想做成卡片,在活动现场拍的照>


进入正题,第一步是解释“需求”。这个Irene比较好理解,以前给她读过一点《你的灯亮着吗?》这本书,她知道问题的本质是实际体验与预期之间的差异。周六跟Irene聊过滑板车的案例,她一下子就理解了需求就是大家想要的东西。


接下来,第二步是“解决方案”。这个概念相对也好理解,我和Irene一起辨析了一下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关系。


回到滑板车的案例,原始的需求其实是大家希望能更快捷更舒适地短距离出行,滑板车只是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人们可以走路,可以坐公交,还可以骑共享单车。Irene说走路太慢,公交车要等,骑单车太累,滑板车更省力。我们接着讨论滑板车轮子那么小,骑起来会不会不舒服。随后我们又找了几个例子来探讨,直到Irene理解了解决方案的概念。

第三步是“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其实有点难,我想了一下继续用滑板车作例子跟Irene讨论定价的问题。


我们假设那个创业的人找了一帮人成立公司,有人做滑板车设计,有人做App软件,上线以后大家来租滑板车。那如果我们定价是2块钱一次,大家觉得不算贵都愿意租,可是公司挣来的钱没有花出去的钱多,时间长了公司赔钱就会倒闭。如果定价贵一些5块一次,大家又不愿意来租,公司挣不到钱还是会倒闭。那这种解决方案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就是商业模式不对。只有当大家都愿意来买你的东西,你还能挣到钱,能一直做下去,这才是好的商业模式。


Irene似乎理解了,我又举了一个她自己的例子。Irene有时候会带零食给同学分享,有的同学就会经常要求Irene带零食去学校。Irene有些苦恼,她的同学要求她带,她不好意思拒绝,担心同学不跟她玩,可是妈妈又不能每次都满足她。


于是我们一起来分析,她同学的需求是想吃好吃的,解决方案是向Irene要,Irene再向妈妈要。在这个模式下她同学的需求是满足了,可是Irene自己赔钱了,次数多了就维持不下去了。那我们就说这个商业模式是不好的模式,往前倒推就是解决方案不对。如果我们在前面验证了这个方案不对,就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了。


讨论完这个,Irene理解了,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大家在这里面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买东西的人买到便宜好用的东西,卖东西的人挣到钱,投资的人也挣到钱。


第四步是“增长”,我举了开连锁店的例子。


假如Irene开的烧烤店挣钱了,那就可以到别的地方再开一家,然后再开其它家。在我们的城市开到10家店了,再去北京上海开店,还可以去美国开,就象海底捞一样。如果开了很多店都能挣钱,那就是可持续增长。如果开第一家店挣钱,开到后面的赔钱了,那就说明前面的模式可能有问题,没办法大量复制。Irene比较好地理解了。


最后一步是“壁垒”。这个词有些抽象,我换了个词叫“护城河”。


以前Irene参加童行学院的PBL课时,有一次作业是用乐高搭了一个城堡,当时我们一起在城堡外面设置了一条护城河。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护城河了,就是让竞争对手进不到城堡里面来。


我给Irene举了一个她的例子,她在班上学习比较好,经常会有同学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超过Irene。同学们住的都很近,小朋友平时上什么课外班,学什么东西家长差不多相互都知道。成绩好的小朋友相互会有竞争,大家每天学习的时间也都差不多,那怎么才能让其他人追不上自己呢?这个就是护城河,也叫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些无法从外面看到、学到的东西,就算大家都知道你是怎么学的,都很努力,但就是追不上你


<上面这个图是Irene以前交的作业。里面是一个城堡,周围是城墙,外面一圈蓝色的就是护城河,上面有吊桥>


全部讲解完,Irene说她理解了。我让她自己复述一遍这五个里程碑是什么,她按自己的理解叙述了一遍,看来确实是理解了。


接下来我又简单总结了一下,把前三项总结成“价值”,后两项总结成“增长”,对应到一堂“259模型”里面的“2”。Irene还饶有兴趣想继续听后面的“9”,我看时间不短了,先就这样吧。


周一早上,我送Irene上学。路上又问她,还记得创业的五个里程碑是什么吗?她说了一遍,最后一个词“壁垒”不记得了,但是还记得就是不要让别人追上她


看来以后在跟Irene交流具体事情的时候,我可以经常把这套模型拿出来跟她讨论了


PS:学了一堂的“学习IPO模型”,终于决定开个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定期写文章把和Irene的趣事发出来,也算是督促自己多输出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